\
 
  在东极庙子湖岛上岸,有人接我们,老玉米回过头一看,接应的人原来是二十多年未见的青浜人王海斌
 
  陈利军每天很早起来,以采贝为生,有时也去海钓。他有一只三米长的小船,小船主要是用毛竹片打造的,船体塞满了塑料泡沫,因此船很轻,几个人就可以抬着走,挂上一台10匹马力的柴油机,到青浜岛家里也只有二个多点小时。
 
  他说一天采贝下来,弄得好也有五六百元收入,全年有四五万元可采。浪岗山是一个特殊的岛屿,是贝类的王国。他不仅为陈利军提供生活来源,也养活了青浜、嵊山一带许多以海为生的渔民。陈利军对哪种是什么贝类,哪种贝类长在什么地方,了如指掌,从不会空手而归。
 
  他陪我到岗顶,而后与我下山。在山脚碰到胖子、陈平,他说要给他帮个忙,他带我们来到海边的小湾。我们四人一起把他那只底朝天的小船翻了过来,拖入水中。就这么一只又小又破的“竹泡船”——这名是我起的,居然要驶入大浪中的海洋,这让我很惊讶。他说,这种船,买一只也只有一千多元,这船即使翻了也不会沉,很实用。
 
  风浪越来越大,受 “洛 克”的影响,早上已经起了9级大风。嵊泗的金瑛几次来电,叫我们注意风浪,安全抵达嵊泗。到泗礁是我们环群岛之行的最后目的地。明忠局长也来电,叫我们早点到泗礁,否则有可能困在浪岗,或者到了泗礁,蜗牛号回不了港。17日早上8点不到,我们在风浪中离开了浪岗。
 
  途中,蜗牛号又在青浜岛停留,船上的人都上了岸。我带他们穿过几乎无人的南田湾村,去寻找二战时期藏过三名英军的夹夹洞,那的丰富、嶙峋而宏伟的大礁堡,有可能是舟山群岛中为数不多的。大礁堡在如雪的海浪映衬下,显得非常壮观。
 
  我们越过一道小岭凹口,下到一个叫沙浦的废弃村庄,然后结束了青浜之行。蜗牛号驶到东极镇所在地庙子湖岛,主管“蜗牛号”活动的大鹏请客,而店主居然是老玉米二十年前的好友王海斌。
 
  王海斌是青浜岛的渔民,与出海捕鱼一样,当年在岸上他是青浜文化站的文艺队员,青浜文化站的渔民文化有些名气,成为中国海岛群众文化的一个特色。二三十年前的小岛还多有渔家美女,文化站要文化当然得揽尽小岛美色与俊杰。那个出生小岛的文化站长功不可没,但也因桃花事件声名远播。王海斌就在桃花场景里痴迷了文化站一女子,但好景不长,终因失恋只身离开小岛,一别就是七年。
 
  王海斌有一绝技就是潜水,拱淡菜时,不带任何设备,能潜下十五六米深,并在水下能呆一分多钟。他凭着这身绝技,在出行的许多年里,以中国某公司潜水打捞队员的身份,服务于东北非许多国家。我问他为什么又回来了?他说,离开为了换个环境,当然也因女朋友离开而离开,年轻时想不通,但时间会消磨记忆,毕竟要回家里来。
 
  吃饭时特意为我们烧了条他刚钓上来的黑雕鱼。他说,今天他到对面叶子岛钓了十多条鱼。王海斌离开东极的七年,其实他仍没有离开大海,虽然游得更远,却潜得更深。
 
  身在异国他乡,面对共同的大海,他常可以感悟家乡的信息。现在回到家乡的海岛,有了自己的事业,但他仍像陈利军一样到海上去。对于小岛之外的人来说,这样的生活是简单的,枯燥的。而且进入潮汐与风浪变幻的大海,对海斌来说,也一直是艰巨而危险的。但大海给予他的是那么丰富的资源,这也养育了像他那样的采贝人和海钓人。大海,或许是他们永远的乐园。
 
  \
 
  青浜南田湾村在舟山“小岛迁,大岛建”的政策工程整体迁移了。许多年了,可那些石头建的老房子还很完整,那座海边被废弃的房子仍很有感觉。
 
  \
 
  老玉米发现礁石缝上这些像艾草一样生长的植物,说在嵊泗时,金瑛给他泡过当茶喝,味道相当于五千元一斤茶。我于是把矿泉水瓶水倒了,摘了一瓶。可惜最后时节忘在船上。就打电话给大鹏,声言放在瓶里的植物叶子很金贵,留在船上就送你们了。后来在回来的晚餐上,老玉米从一只信封里把把他摘的叶子让我们泡了。闻汤汁,还真香。
 
  \
 
  大礁堡上的南田俏佳人
 
  \
 
  从南田湾石缝中找当年“里斯本丸号”事件中为逃避日军搜索,而被当地渔民藏匿三名英军的夹夹洞。洞很深,一直到可通隐蔽的小海滩。
 
  \
 
  大石块像复活节岛上的人面巨石。 赵健雄摄
 
  \
 
  蜗牛号的大鹏与搭档在摆弄着刀剑架子,可能是要放在网络游戏中作造型用,这景色
 
  \
 
  却也可以。这石头也难找,弄点样子,很是威风。
 
  \
 
  通往夹夹洞的石缝。我只下到那块巨石的平台上。
 
  \
 
  在又一个无人的沙浦村滩头
 
  \
 
  庙子湖岛
 
  \
 
  庙子湖岛的东极夜排档
 
  \
 
  回去了
 
  \
 
  风浪好象没了,准备回去
已有1位在这里点评
  • 丢
展开/收缩